冬日里,正是賞雪好時機。如此雅致的事情,咱們凌凱的家人們怎么能夠錯過呢。10月26-27兩天公司組織大家到有"四姑娘山的美麗背影"之稱的畢棚溝賞雪、看紅葉,體驗不一樣的羌、藏文化。
26日早上8點30大家坐上旅游大巴,滿懷著對畢棚溝美景的憧憬開始了兩天的旅程。第一站我們到了桃坪羌寨,羌寨分為老寨子和新寨子,新寨子是08年地震以后新建造的,主要是吃飯和購物的地方,老寨子在新寨子后面,也就是電影《殺生》的拍攝地。我們在新寨子吃完午飯,大家跟隨導游和當地解說員一起游歷了羌寨的老寨子,寨子是一處石碉與民居合二為一的建筑群,片石與黃泥砌成的堅固經歷了無數的地震后仍完好無損。墻體和墻體之間的巷道深幽而神秘,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,于是有了無數暗道,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歷史的迷宮。在桃坪羌寨留念合影時,大家異常的有默契,當攝影師問到"陳曉帥不帥"時,大家異口同聲的喊道"不帥!"哈哈哈,第一站就在如此歡樂的氣氛中度過了。
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甘堡藏寨,一走進寨子,就聽到歡樂的歌聲,和歌聲相應和的是我們這群歡樂的人兒。甘堡是山坡的意思,寨子里是一幢幢石頭壘砌而成的碉樓般的屋樓。石屋不用磚、水泥、河沙、石灰修建,而是就地取材于河水中順水沖下的花崗石(當地俗稱麻子石)切割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石塊,用當地的黏土壘砌而成。無論上高高的后山俯瞰,還是佇立公路遠眺,甘堡藏寨的石屋像一組壯觀的藝術群雕,給人一種濃濃的藝術氣息。我們參觀完這個山坡上的寨子也結束了第一天的行程。
27日為了能夠盡早看到四姑娘山美麗的背影,大家6點半就踏上了去畢棚溝的路途,一到上山入口,呵,人真多,都是來一睹畢棚溝美景的人們。我們快速跑進排隊的大軍,站好隊,等著上山。在經過長達幾個小時的等待我們終于坐上了上山的專用車,車子在山路間不停的轉彎,倒真像極了一句歌詞"這里的山路十八彎"。我們下車后滿眼望去皆是雪景,清澈的湖水映襯著湛藍的天空,好一個冰雪琉璃世界,確也不辜負我們那么漫長的排隊等待了。畢棚溝的樹是它的主旋律,樹從溝口一直延伸到目光不能及的地方。飄搖的松蘿裹著一層白雪,淡淡地垂掛在樹枝上,隨風長滿整個溝壑。風起,風過,它都在風中訴說不老的神話。站在一處高崗展開雙臂停止一切思緒,似乎你也成了一棵樹。一陣涼意襲來,植物的清香入侵嗅覺,迷茫在畢棚溝的煙云中。正午太陽出來,沐著燦爛的陽光,走在雪白的谷間小道上,看著山巒露出白雪覆蓋的容顏,陽光下泛著羞澀的目光。猛然間眼前豁然開朗──卓瑪湖!駐足在"卓瑪姑娘"的湖心,溢滿一湖的心事,醉成一壺酒,囚禁在心情的森林。
在這么一個潔白的世界,我們大笑著喊"茄子",讓一張張照片記錄下我們凌凱人攀登高峰的足跡。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,凌凱在行業內也會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,因為它擁有著一群樂觀向上,勇于拼搏的家人!
|